原創|對比評測|編輯:郝浩|2014-07-31 16:05:09.000|閱讀 1822 次
概述:本文是美國的專業設計公司cooper公司的交互設計師Emily Schwartzman所寫的一篇對眾多原型設計工具的對比評測。這里是前半部分,從總體角度介紹評測及其結果。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每當要去設計一個新的網站時,作為一個對原型設計工具有一定認識的人來說,我們都會去選擇那些眾人皆知的出名的原型設計工具。它們功能強大,自備模板炫酷,能夠為我們解決大部分的設計問題。可是,在其面面俱到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它們臃腫的文件和不夠靈活的作風——對于設計大部分那種功能不需要太強大,而更需要個性特點突出的網站,使用一種更輕量級的原型設計工具其實會更好。
在嘗試使用了多種原型設計工具后,我發現確實有很多更好的選擇。以下是我對眾多原型設計工具的選擇測試的實踐,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些工具我做了概述和評估分析,希望能夠對其他的朋友有幫助。
在對所了解的現有原型設計工具的整理后,我選擇了其中最有趣的一些工具,把名單中的40多數量縮減到10個,我選擇這些工具的依據來自于:
當然,這里篩選出的工具集并不全面,下面所評估的工具僅代表個人觀點。
在敲定了哪些工具需要來做測試后,我們需要找一些簡單的原型來讓每個工具進行復制。cooper公司最近重新設計并推出了一個看起來很不錯的新網頁,其中一部分還在調試和修改中,我決定選取其中的一部分頁面來作為我的原型的頁面。
我認為原型設計應該充分反映用戶的行為。比如,用戶想要的過濾器行為,通過過濾,用戶可以了解cooper公司的哪些員工對哪種東西有偏好,或者對哪些方面比較擅長。所以,我將包含過濾器的頁面也納入進來。
另外,這次我選擇的工具都支持iOS應用和設備,因此,我就把它們在iPAD上的頁面顯示作為參考因素。
在決定是否選擇某一款原型工具之前,你會考慮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這款原型設計工具的上手難度如何?這款原型設計工具的功能是否合乎設計者需求?我能否與我的團隊、客戶自由的分享設計?這款原型設計工具跨平臺性如何?這些,都將作為我的評估標準。我的評估標準包含以下幾條:
我成功的用每種工具創建了原型,但不是所有的原型都能完整模擬原始網頁的交互性。每種工具能夠滿足的任務和需求各有不同,因此,有可能某些工具的表現會比其它的要好。
由于我以現成的實物模型作為起點,所以,不需要從頭構建所有的單個元素。對于 proto.io,Axure, Protoshare, Easel, Justinmind 和Fluid這樣的設計工具來說,為了提高獨立元素的交互性和行動,它們更支持讓你從頭創建界面和元素。因此,為了試圖導入現有的頁面對比,我反而會花更長的時間來使用這幾款工具。但是,如果你需要模擬更為復雜的相互和行為,它們卻是對你最有用的工具,因為它們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創建原型所需時間上面,有些工具的速度會非常快,比如Flinto或InVision,,但是它們的交互性卻僅限于為靜態屏幕間的鏈結創建熱點 。而Protoshare則在模擬單個元素的交互性和轉換的動畫效果方面非常強大,但是在設備測試方面卻做的很差。
作為一個首次使用這些工具的用戶來說,易學性和易用性是我評判它們好壞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功能簡單,設計直觀,界面友好固然能夠給易學性和易用性帶來不少的加分,但是,如果能夠提供大量的教程以及一些有限的技術文檔的話,這帶來的效果將會更加的明顯,學習所耗費的時間將會縮短一半左右。Flinto, InVision 以及 Solidify是因為其簡單的設計和有限的功能而能夠讓用戶快速的學習和使用。 而另外一些健壯的工具如Protoshare, Justinmind 和Fluid則需要一點學習的時間,但是它們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文檔和技術支持來幫助新用戶的學習。
后半篇內容:對參加測評的10款原型設計工具的詳細評價>>
本文翻譯自: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