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陳俊吉|2016-10-09 10:33:54.000|閱讀 268 次
概述:大數據,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是由數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眾多數據構成的數據集合,是基于云計算的數據處理與應用模式,通過數據的集成共享,交叉復用形成的智力資源和知識服務能力。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大約從2009年開始,“”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匯。
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大約從2009年開始,“大數據”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匯。
大數據,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是由數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眾多數據構成的數據集合,是基于云計算的數據處理與應用模式,通過數據的集成共享,交叉復用形成的智力資源和知識服務能力。
有研究機構如此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數據是數據分析的前沿技術。簡言之,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技術。
美國互聯網數據中心指出,互聯網上的數據每年將增長50%,每兩年便將翻一番,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數據是最近幾年才產生的。此外,全世界的工業設備、汽車、電表上有著無數的數碼傳感器,隨時測量和傳遞著有關位置、運動、震動、溫度、濕度乃至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也產生了海量的數據信息。
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車聯網、手機、平板電腦、PC以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無一不是數據來源或者承載的方式。
僅以互聯網為例,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于《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
截止到2012年,數據量已經從TB(1024GB=1TB)級別躍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級別。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研究結果表明,2008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高達1.82ZB,相當于全球每人產生200GB以上的數據。而到2012年為止,人類生產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數據量是200PB,全人類歷史上說過的所有話的數據量大約是5EB。IBM的研究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大數據的4個“V”指的是大數據的4個特點:第一,數據體量巨大。從TB級別,躍升到PB級別;第二,數據類型繁多,數據來源于各種各樣的渠道。第三,價值密度低,商業價值高。以視頻為例,連續不間斷監控過程中,可能有用的數據僅僅有一兩秒。第四,處理速度快。一般要在秒級時間范圍內給出分析結果,時間太長就失去價值了。這個速度要求是大數據處理技術和傳統的數據挖掘技術最大的區別。
由此,業界將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4個“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eracity(精確)。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通過互聯網把多個成本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完美系統。簡單理解就是,運營公司提供服務器、應用程序、存儲空間,用戶通過網絡遠程登錄服務器,并按照需要使用這些存儲空間和應用程序。狹義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和交易。
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云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大數據必然無法用單臺的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采用分布式計算架構。它的特色在于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但它必須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和虛擬化技術。
數字時代的石油與黃金
一分鐘內,微博推特上新發的數據量超過10萬;社交網絡“臉譜”的瀏覽量超過600萬……
巨大的數據量,意味著什么?
大數據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絕不限于技術層面,它為我們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即決策行為將日益基于數據分析做出,而不是像過去更多憑借經驗和直覺做出。
“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指出。
業內人士指出,大數據是一種全新的致富手段,它的價值堪比石油和黃金。
雖然大數據在國內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商業價值已經顯現出來。首先,手中握有數據的公司站在金礦上,基于數據交易即可產生很好的效益;其次,基于數據挖掘會有很多商業模式誕生,定位角度不同,或側重數據分析。比如幫企業做內部數據挖掘,或側重優化,幫企業更精準找到用戶,降低營銷成本,提高企業銷售率,增加利潤。
未來,數據可能成為最大的交易商品。
IBM執行總裁羅睿蘭認為,“數據將成為一切行業當中決定勝負的根本因素,最終數據將成為人類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
大數據的價值是通過數據共享、交叉復用后獲取最大的數據價值。麥肯錫則預測未來大數據產品在三大行業的應用就將產生7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中國大數據產品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7萬億元,給IT行業開拓了新的黃金時代。
大數據正在重構很多傳統行業。通過收集、整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挖掘,進而從中獲得有價值信息,最終衍化出新的商業模式。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蘋果公司等旗艦專賣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精準選址。在零售業中,數據分析的技術與手段更得到廣泛的應用,卓越亞馬遜、淘寶等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掌握和分析,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與此同時,大數據在社會管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價值。
詳情請咨詢!
客服熱線:023-66090381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