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蔣永|2016-12-02 09:59:48.000|閱讀 313 次
概述:前端測試是前端工程方面的重要分支,有過一些探索,在這里分享給大家參考學習。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首先,還是要強調:
與很多前端工程師討論過前端測試,大家更多的還是盯著API測試方法論。誠然,前端有那么一小部分代碼是可以用API測試保證質量的,但前端項目中的絕大多數代碼是GUI界面,前端測試應該向傳統GUI測試方法論需求解決方案:GUI軟件測試_百度百科 ,這個百科詞條介紹的很不錯,大家可以感受一下GUI測試相關概念和方法。它的測試用例、覆蓋率統計、測試方法等等都與API測試有著很大的不同。
統一了這個認知之后,我們來討論一下前端GUI測試的特殊性。根據百科詞條上的那些介紹,相信大家都能感覺到GUI測試的成本非常高,而前端這種特殊的GUI軟件,具有天生的快速迭代特征,這使得case維護成本也變得非常高,經常跟不上迭代速度。
一個標準的互聯網應用產品的前端部分,我粗略估計大概有20%的業務基礎代碼比較穩定,比如通用組件、通用算法和數據模塊等,可以針對這些建立復雜一些的API和GUI測試用例來保證質量。剩下80%的部分不是很穩定,每天都在迭代,針對他們維護case的成本非常高。目前業界中號稱做了自動化測試的項目,也大多是在做那穩定的20%。
面對這種現狀,我其實也沒想到過什么好的方法,基本原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建立和維護自動化測試用例。到目前為止,就想到過兩個方案(都不是測試方案,只是回歸測試輔助):
1. 不太靠譜的“超級工位”大法。
這個方案可以說根本不是什么技術方案,而是一個辦公設施,就是我們準備一個工位,擺上所有我們需要測試的主流設備,然后設備通過某種方式與一臺電腦相連接,測試人員坐在工位上,在電腦中輸入某個url,就能同步到所有設備中,然后開始逐個的人肉測試。
超級工位大法示意圖(應該很多設備的,這里就是隨便展示一下而已。。。)
相比現在的前端GUI測試,超級工位已經算是從0到1的飛躍了,雖然沒解決什么技術問題,但為測試前的準備工作做好了鋪墊。如果把前端測試比作吃屎,超級工位就是為這餐準備了一個好一點的餐桌。。。
2. 靠譜一些的“頁面差異監控”
12年的時候還在百度,當時有同事去美國參加velocity,twitter分享了一下他們的開發流程,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頁面對比監控,利用了一個叫pdiff的工具,每次提交代碼,會自動對比頁面之間的差異然后提醒測試人員注意回歸。這也是一個典型的GUI測試零成本維護用例的案例。不過pdiff這個工具是基于像素對比的,誤報率比較高,所以去年我做了一個這個項目:fouber/page-monitor · GitHub 基于DOM樹的diff,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自主控制要監控的元素,可以設置監控樣式、文本的變化,比起像素diff智能了一些。
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phantom或其他headless瀏覽器訪問頁面,然后截圖,然后執行一段js,遍歷整個dom樹,獲取元素計算樣式和元素內文本內容,構造出一個JSON結構,然后每次diff這個json來判斷頁面差異,并標記在截圖上展示。dom樹的diff過程有點類似react的虛擬dom樹diff。
react的dom樹diff算法示意圖:
DOM樹diff我們可以分辨出元素樣式修改/內容修改/新增元素/刪除元素四種不同的頁面差異,我們可以配置選擇器來忽略元素。四種頁面差異的效果圖:
用監控的方式確定測試回歸范圍,是一種“少吃屎”的手段,符合工程化要求,能比較大范圍的應用,雖然不能完美解決GUI中的交互問題,但能保證GUI的展現問題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