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yè)資訊|編輯:郝浩|2016-08-04 10:13:52.000|閱讀 201 次
概述:Android還是iOS?每一次更換手機時,人們總會思考這個問題。用煩了Android的小伙伴總想嘗試下iOS,而iOS陣營也不乏安卓嘗鮮者,可在具體決定新加入哪個陣營以前,不妨從以下五點特色,看看兩個陣營的差異吧!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Android還是iOS(Windows Phone幾乎可以忽略,對不住WP陣營的小伙伴們)?每一次更換手機時,人們總會思考這個問題。用煩了Android的小伙伴總想嘗試下iOS,而iOS陣營也不乏安卓嘗鮮者,可在具體決定新加入哪個陣營以前,不妨從以下五點特色,看看兩個陣營的差異吧!
由于最初設計上的差異,最終造成了兩款系統(tǒng)的最大不同,也就是Google決定在Android系統(tǒng)上,賦予手機廠商更多的自主空間,因此我們多半會在Android系統(tǒng)上看到部分Google的服務(當然這部分隨著Google最近的政策而有所改變)。
反之Apple則是在iOS上表明了要消費者接受Apple 的一切,因此諸如Mail、iMessage、Apple Maps、Safari、Note等Apple設計的App,全部都會被綁定在iOS系統(tǒng)中。
借由這些綁定的應用服務,Apple讓大多數(shù)粉絲都習慣在相同的操作方式下習慣幾乎類似的東西,盡管Google在2014年推出了Material Design風格,但仍有大量的Android 設備處在種類繁多設計風格下,相較于iOS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操作界面和操作方式,Android平臺顯得相對復雜。
不管是Apple還是Google,都希望用戶可以習慣于自家的系統(tǒng)平臺,避免用戶跳槽使用對方的系統(tǒng)平臺上。對此生態(tài)圈可說是最重要的關鍵(Windows Phone就是 App生態(tài)圈依舊疲乏,軟件數(shù)量匱乏,因此難以突圍)。
不同于Android系統(tǒng)用戶可以輕易通過第三方平臺獲得大量服務,Apple在Android平臺上僅有推出過Apple Music等三款應用,顯見兩者在生態(tài)圈上的策略不同。
具體來說,Google重視的是云端上的服務,因此不管是在任何設備上,都可以輕松使用Google的多項服務。而Apple重視的則是設備間的互動,比如iPhone、Mac、Apple TV,相互的Apple產品都有著相當好的互動性,這也讓 Apple 消費者難以使用Apple品牌以外的各類設備,這也是 iOS 設備具備的高互動能力。
而Google也在近期開始走向Apple的策略,最新的Chrome OS已經(jīng)開始支持Android App,說明Google也希望藉由不同設備間的相近體驗,來穩(wěn)固用戶繼續(xù)使用相同平臺的產品。
如果深入比較,會發(fā)現(xiàn)iOS和Android平臺上的應用功能已經(jīng)相當類似。即便是使用iOS設備,用戶也可以自行選用Google所推出的應用。
也說明了隨著手機產業(yè)的成熟,圖片瀏覽、時鐘、日歷等原生App作為基本應用,功能已經(jīng)大同小異。不過在第三方企業(yè)開發(fā)出來的App仍有一些差異,其中不少新App一旦被開發(fā)出來,多數(shù)開發(fā)者會選擇讓它先出現(xiàn)在 iOS 平臺,而非 Android 平臺。
兩個系統(tǒng)逐漸發(fā)展成熟,可以從最新的Android N和iOS 10上觀察出來。盡管兩者都還處于測試階段,但都能發(fā)現(xiàn)到兩者在功能上的重大創(chuàng)新沒有很多。
其中Android N的重大升級集中在安全性上面,同時也提升了多工作視窗的應用能力,當然還有針對VR的DayDream。與iOS 10類似,Android N自然也有在性能上做出提升。
當前Android N和iOS 10兩個新系統(tǒng)上的主要差異,恐怕還是對VR虛擬設備的支持力度上,Android N借由DayDream平臺可望獲得比iOS更優(yōu)秀的能力。扣除掉部分廠商的技術問題,至于在穩(wěn)定性、安全性上,兩個系統(tǒng)的差異已經(jīng)不大。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只要習慣了特定系統(tǒng)的操作方式,恐怕都很難跳槽到另一個平臺上。
本文轉載自頭條網(wǎng)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