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7-01-13 13:29:55.000|閱讀 186 次
概述: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著名的中立咨詢顧問公司Ovum近日聲稱,“機器學習將是2017年大數據分析的最大瓦解者。” 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的機制模擬了人類大腦的分層認知處理機制,已經顯示出了實現類人水平的機器智能的可行性。由于并行處理能力的大規模升級使網絡能夠處理更大的數據塊,在2017年我們可以期待在機器學習方面取得更大進步。“生成式對抗網絡”(GAN)是機器學習中的下一個大進展。GAN本質上是雙重網絡,一個從數據集中學習,另一個對數據真假進行鑒別。機器學習能力將在2017年迎來大提升,開始接近認識成熟。
(當下幫助機器思考的若干AI算法。圖/CIO Journal/Narrative Science)
機器學習使用的另一個技術是無監督學習,它用來找出大數據組背后的隱秘關聯。比如,你是位研究人員,想要更多了解人類個性類型。你獲得了大筆資金支持,可以找20萬人做調查,每張人格調查問卷有500個問題,每道題的備選答案有10個。最終,你的數據規模是:500個虛擬「維度」,每個維度上有20萬個數據點——每個維度代表原始問卷表里的一道人格測試題。這些點組合起來,在500維空間中構成了一個維度較低的「曲面」,就好比簡單記錄山脈區域某些點的海拔高度,就能用這些點在三維空間內構建出一個二維曲面一樣。
作為研究人員,你要做的就是識別出這個維度較低的曲面,從而減少20萬個被試者的人格畫像,只留下本質特征——就像找出足以確定山脈表面任意一點的兩個變量?;蛟S,個性測試的這個曲面也能用簡單的函數來表示,它所涉及的變量數大大小于500個。這種函數就有可能反映出數據背后的結構。
深度學習三大牛之一的Yann Lecun教授給出了一個關于機器學習中的有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和增強學習的一個有趣的比喻,他說:如果把智能(Intelligence)比作一個蛋糕,那么無監督學習就是蛋糕本體,增強學習是蛋糕上的櫻桃,那么監督學習,僅僅能算作蛋糕上的糖霜。相比有限的監督學習數據,自然界有無窮無盡的未標注數據。試想,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從龐大的自然界自動去學習,那豈不是開啟了一個新紀元?當前,最有前景的研究領域或許應屬無監督學習,這也正是Yann Lecun教授把無監督學習比喻成人工智能大蛋糕的原因吧。
更多行業資訊,更新鮮的技術動態,盡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