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鄭恭琳|2017-01-18 13:46:21.000|閱讀 189 次
概述: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近日,美國硬盤巨頭希捷科技關閉蘇州工廠并裁員2000人一事,引發輿論關注。關于希捷公司突然關閉蘇州工廠,之前曾有分析將這一決定與往年江蘇稅務監管部門的一次反避稅行動聯系起來。對此,江蘇省國稅局1月16日在其官網發布《江蘇省國稅局有關負責人對希捷 APA 事項有關情況的說明》,對此進行了回應:2015年3月,希捷集團在無錫和蘇州的兩家硬盤組裝廠主動申請,江蘇省國稅局與其簽訂了APA(單邊預約定價安排),該安排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符合中外稅收協定相關條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事實清楚、法定程序完備。
“首先必須要明確,稅費的增加對希捷科技究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才能做此判斷。”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糾紛協調與審查服務(FIDS)合伙人陳熾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對一個企業來說,關閉一個地區的工廠,是一個很大的動作,不會單純因為一方面的原因就做出這么大的決定。”
除去稅務問題外,對希捷打擊更大的是硬盤市場的下滑。由于全球市場對筆記本、PC和企業級硬盤需求明顯下降,去年夏天,希捷就已經表示將進行重組,在全球范圍裁員6500人,這相當于公司員工人數的14%。希捷表示正在尋求全球的業務整合。希捷此前透露,公司準備從2017財年中稅前撥款1.64億美元用于重組計劃。希捷關閉的蘇州工廠是其中國兩家工廠中較大的一家,2004年投入運營,占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生產多種硬盤產品。不過希捷稅務和國際業務副總裁麥克·士摩表示,無錫工廠依然是希捷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的一環。
盡管硬盤技術持續時間比很多行業觀察者預計的要更加持久,但是隨著云存儲的發展,硬盤最終的變化趨勢是朝著無形發展。這對于PC硬盤生產而言是巨大的挑戰。不管是希捷還是競爭對手西部數據(West Digital),在近期財報的盈利和營收中都已經反映出它們的掙扎。西部數據去年進行了自救,斥資190億美元收購了閃存領域巨頭閃迪(SanDisk),擴大了資產配置的種類,彌補自己產品線的不足。
希捷在閃存領域的競爭明顯弱于對手。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硬盤)已經成為硬盤存儲領域的核心,閃迪的SSD技術能夠幫助西部數據提供更為全面的存儲服務。研究機構Gartner半導體行業分析師盛海陵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希捷也想在閃存領域進行收購,但是沒有合適的對象,現在只能和韓國的海力士(Hynix)合作。”
據公開信息顯示,希捷蘇州雖作為全球最大的硬盤制造商之一,但近年來,由于全球PC市場飽和,硬盤產業承壓。根據希捷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希捷四季度收入29.86億美元,同比減少19.2%,凈利潤1.65億美元,同比減少82.3%。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