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yè)資訊|編輯:龔雪|2017-02-22 09:35:34.000|閱讀 149 次
概述:眼看新機發(fā)布,黑邊問題卻喜迎又一輪吐槽。到底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覺醒了,還是又有海軍在給華為添堵呢?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熄屏無邊框,亮屏跑馬場”,這是許多國產(chǎn)手機大黑邊問題的真實寫照。在華為、樂視、小米等廠商的帶領下,大黑邊屏幕已經(jīng)成為國產(chǎn)手機中最常見的設計之一,無論是高端旗艦機還是中低端入門機,所到之處都能看到大黑邊的身影。而在這些廠商當中,尤其以華為的大黑邊更為出名。有分析人士統(tǒng)計,近兩年華為幾乎大部分機型都自帶了大黑邊,甚至是去年的主打旗艦 P9 和 Mate 9 仍然能看到黑邊,當然這兩款旗艦機的黑邊控制還算能接受,但華為以往一些機型的大黑邊,用“跑馬場”來形容那是一點也不夸張。
比如華為的這款麥芒 4 ,在熄屏狀態(tài)下給人的感覺是這個樣子的,是不是美得“讓人窒息”。然而,亮屏后卻是這個樣子的,是不是有點讓你懷疑人生。
由于這兩年華為在黑邊設計上持之以恒的堅持,也使得廣大網(wǎng)友吐槽華為大黑邊問題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而就在華為 P10 即將發(fā)布之際,黑邊問題又掀起了一陣爭論。
一位實名認證為華為手機產(chǎn)品線 P 系列 COO 的微博用戶 @HW老施 在近日發(fā)表微博稱,“所謂大黑邊,有或沒有,都沒啥技術難度”。其后一位華為員工 @吳醒峰 轉發(fā)微博表示,“由于某些不懂裝懂的自媒體引導,在部分吃瓜群眾眼里,‘大黑邊’,有或者沒有,涉及到核心科技”。
這兩位華為員工的言論可簡單理解為,大黑邊設計不涉及到什么高難度的核心技術,但由于某些自媒體的錯誤引導,華為沒有去掉黑邊已經(jīng)涉及到核心技術。@HW老施 的那句工程師口吻十足的話,為華為沒有去掉黑邊正了名,并且還順帶自夸了下華為的技術實力。而@吳醒峰 的轉發(fā)則為華為大黑邊被吐槽找到了背鍋的人——不懂裝懂的自媒體。總之,他們認為華為的大黑邊不是技術問題,但用戶存在這樣的觀念,是自媒體的錯誤引導。
既然大黑邊不涉及技術問題,那么它究竟涉及到什么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下黑邊是什么。通常來說,每款手機都有黑邊,它的出現(xiàn)是出于設計層面的考量,學名叫做 BM 區(qū),其首要作用就是防止屏幕漏光,因此它的存在十分必要。
為了隱藏黑邊,業(yè)界通常的做法是在黑邊上印刷上和玻璃面板顏色一致的油墨,這樣就把黑邊給藏起來了,iPhone 便是采用了這種方法。
但華為為什么不采用這種方法?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本。在黑邊上印刷上油墨,這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實需要供應鏈定制,比如不同顏色 BM 區(qū)的液晶,更高強度的玻璃,這樣采購成本就會上升;而大黑邊屏幕不需要定制,對設備的要求也更低一些,因此良率和進度也更高更快些,這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最關鍵的一點是,結構工程師、工藝工程師的工作變得更簡單了,項目也更流暢了,這大大地節(jié)約了研發(fā)成本。
而從理論上說,黑邊越大手機的耐摔性也將更高。這些年華為手機開始走向海外市場,這就要求它必須通過各國的跌落測試,而提高手機耐摔性的一種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加寬黑邊。
在用戶眼里這是一道道黑邊,但在手機廠商眼中,它關系到整個項目的進程及成本,因此許多廠商都選擇了對黑邊視而不見。
但這些原因都不應該是出現(xiàn)黑邊的理由。
就像 @HW老施 所說的,對于華為這樣的大廠來說,大黑邊從來就不是什么技術問題,華為要解決它根本就是分分鐘的事,但之所以不解決,則反應出了這個廠商的審美問題。熟悉華為手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工程師的審美觀已經(jīng)貫穿到了華為手機的工業(yè)設計、 UI 設計、交互設計,但也許恰好是這個原因,華為手機反而得到了商務人士的青睞。
大家吐槽華為的大黑邊,實際上不是媒體和自媒體的引導,而是用戶最基本的審美覺醒,尤其是在一系列的無邊框手機出現(xiàn)之后,用戶對黑邊這個話題更加敏感。華為將其歸結為媒體的引導,實際上是不敢面對用戶的真實反饋。
事實上,華為有時也無法面對自己的大黑邊,比如在發(fā)布會上和宣傳廣告上特意選擇黑色背景的壁紙,或者是直接將大黑邊 P 掉,但實際的產(chǎn)品只要一亮屏就馬上破功了。這種行為是對用戶的欺騙,同時也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稿源:)
更多行業(yè)資訊,更新鮮的技術動態(tài),盡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nèi)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