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鄭恭琳|2015-12-31 09:30:18.000|閱讀 251 次
概述:數據可視化,它是創造性設計美學和嚴謹的工程科學的卓越產物。它的美麗令人向往,而它的繁雜又使其蒙上層神秘的面紗。本文將嘗試從數據可視化的定義、意義、應用三個方面講述和解釋關于數據可視化的“what、why、how”的三個問題。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對數據可視化的定義,似乎存在有“兩派”說法。對于研究大規模數據人員而言,數據可視化指綜合運用計算機圖形學、圖像、人機交互等技術,將采集或模擬的數據映射為可識別的圖形、圖像、視頻或動畫,并允許用戶對數據進行交互分析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而對于廣大的編輯、設計師、數據分析師等需要呈現簡單數據序列的人員而言,數據可視化是將數據用統計圖表和信息圖方式呈現,同樣也符合“3+2”(文字、圖表、圖像+聲音、動畫)的基本構成元素。兩種定義其實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不同層面去理解,它們既不是對立的,也沒有嚴格區分,僅是針對于不同的業務場景。
無論是哪種職業和應用場景,數據可視化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即明確、有效的傳遞信息。圖形能將不可見現象轉化為可見的圖形符號,并直截了當和清晰直觀的表達出來。而人類右腦記憶圖像的速度比左腦記憶抽象的文字快100萬倍。因此,數據可視化能夠加深人對于數據的理解和記憶。
任何形式的數據可視化由豐富的內容、引人注意的視覺效果、精細的制作三個要素組成,概括起來就是新穎、充實、高效、美感四個特征。
廣義的數據可視化包括數據的采集、分析、治理、管理、挖掘在內的一系列復雜數據處理,然后由設計師設計一種表現形式,最后由工程師創建對應的可視化算法及技術實現手段。本文僅探討狹義的圖表和信息圖層次的數據可視化的實現和應用。
在信息可視化通過造型元素明確傳達信息及敘述的基礎上,把握好視覺元素中色彩的運用,使圖形變得更加生動,信息表達得更加明確。
色彩可以幫助人們對信息進行深入分類,豐富作品的表現形式,并且給受眾帶來視覺效果上的享受。
(1)色相、飽和度、明度
色相就是大家所說的紅色、綠色等色彩;飽和度是指顏色的純度;明度標識顏色的明暗程度。三者關系如下圖所示:
(2)暖色和冷色
暖色比冷色看起來占用面積大。因此,即使紅色和藍色占用相同的面積,前者還是會從視覺上壓倒后者。暖色看起來距離近,而冷色則看起來越來越遠。
(3)四原色和三原色
青、品紅、黃和黑是打印機用來完成四色印刷的四種墨水,這四種顏色按一定比例調制便可得到各種顏色。
紅、綠、藍光源被混在一起用來顯示電腦屏幕和電視顯示器的顏色,色彩成分的范圍都是從零到最高值255。
排版布局四大基本原則:
下圖是個企業名片的布局,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布局,在這樣小的空間里有多個單獨的元素,讀者的眼睛要停下來多次才能看清這張名片上的所有信息,而且容易使讀者對信息產生歧義。
如果對這個企業名片做一些調整,把相關的元素分為一組,通過對齊、對比等手段突出重點,用重復和親密性建立信息間的聯系, 那么,現在這個名片不論從理解上還是視覺上看都很有條理,而且這樣一來,它還能更清楚的表達信息。
在信息可視化的視覺表達中,動態將相互分離的各種信息傳播形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行有節奏的信息處理、傳輸和實現。通過造型和色彩的運動,滿足受眾的視覺感受,同時將信息內容更加深刻地傳達給受眾,使整個信息傳達的過程更加輕松。
對于數據可視化有諸多工具,如:iCharts、Flot、Raphaël等功能都十分強大,但對于非專業可視化而又經常與圖表打交道的職場人士來說,一款輕便易學而又實用的可視化軟件則顯得十分重要。
如果需要展現的數據結構不是特別復雜,而又要把數據展現的絢麗多彩,而且具有交互性,那么本篇推薦的工具—–水晶易表是不二之選。
轉載自:
點擊【圖表專題】了解更多數據可視化工具和資訊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